9月17日上午,国际交流与合作处、国际教育学院在英才校区教学办公楼113会议室联合举办外籍教师座谈会暨外事与教学管理专题培训。国际交流与合作处、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,中澳物流管理专业项目及中爱专科教育项目全体外籍教师参会。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胜男主持。

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臧金灿向外籍教师致以诚挚谢意,欢迎本学期新成员加盟。他指出,外籍教师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“关键引擎”,既输送优质教育资源,也搭建起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桥梁。面对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新浪潮,他鼓励大家把多元教学理念与中国本土实践深度融合、持续创新,让课堂成为全球前沿与本土智慧交汇的“试验田”,共同把学校教育对外开放推向更高水平。
国际教育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副主任刘天宇结合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籍教师聘用管理办法》和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范》的有关内容,结合学校教学管理最新要求,从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、外事管理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为外籍教师展开培训。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综合科科长王婧立足工作实际,就外籍教师与学校交流、学院交流的体系进行了梳理,并就外籍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一一指导。
王胜男在总结中表示,学院不仅是外籍教师在中国落地的“第一站”,更是他们在异国他乡的“定锚之石”。未来,学院将一如既往把“安心”做成“诗意”,把“保障”升为“陪伴”,让每一处细节都成为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注脚。她同时寄语外籍教师:以开放之心拥抱文化差异,以学术之眼读懂中国,以真挚之声把这片土地的古老智慧与时代脉搏讲给世界听,让更多家人和朋友在故事里与真实的中国相遇,与未来的中国同行。
会上,外籍教师对学校的关心与照顾表示感谢,并一一分享了工作趣事,表示他们愿做“教育的候鸟”,把知识的种子衔回枝头,把中国的温度寄往远方,与学校并肩,让“小课堂”与“大时代”同频,让每一次板书都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一行注脚。(文/刘天宇 图/侯丁琳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