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际教育学院,有这样一群特殊的“小助理”,他们无惧于任务的繁琐,他们没有被突兀的事件打乱阵脚,他们是2022级新生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位朋友,他们线上线下、忙前忙后,解答着各种疑惑,处理着各类难题,他们就是可爱又负责的新生代班团队们。一群热心助人、无私奉献、可爱风趣的青年俊杰;一群尽职负责、亲切体贴、温婉优雅的知心姐姐,在新生入校的一个月时间里,他们在各自岗位坚守着、服务着、奉献着,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、动人的场景,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典型和先进个人,起到了良好的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。

2022级国教大数据技术(专)03班代班李梦丽同学就是诸多代班中既普通又不平凡的一个。她身兼数职,团学会干部,艺术团舞蹈队成员,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。国庆假期七天,当宿舍同学都相继回家或出校门散心访友时,她一直待在学校,没有出去过,协助老师整理、审核新生助学金、档案等资料。每天晚上,她都会深入新生宿舍,看望留校的学生,深入了解国庆假期期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倾听学弟学妹们的心声。通过走一走,问一问,看一看,不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,更缓解了假期学生的思乡之情。担任代班期间,她协助完成了新生开学报到、新生入学教育等各项重要工作;建立了班级规章制度、培养了临时班委负责人,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;通过召开班会,介绍校史校情,激发了同学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;积极发挥所长,举办班级文体活动,丰富了同学们的大学生活。“你是我初入大学,对我帮助、影响最大的一个人;正是因为有你,我才快速适应了大学生活;有你在,我便觉得心安......”这是班级同学对她最真实的评价。


“做干部,就要在关键时刻冲的上”,这是2022级国教物流(霍尔姆斯)02班代班余智航最常说的一句话。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2022年10月10日晚上9点半左右,本班一名女生在18号楼宿舍突然哮喘发作,当时情况紧急,在接到同宿舍同学求助电话后,余智航和本班另外一名女代班孙佳彤立即放下手中的任务,第一时间奔跑至现场。在赶往路途中,他们边与班级辅导员老师沟通汇报情况,边拨打120急救电话。受疫情影响,辅导员老师隔离在家,无法赶到现场。他们两人便临时承担起了现场应急处理的任务。孙佳彤深入学生宿舍,安抚学生情绪,帮助找到学生常服用药物,缓解情况;余智航则在宿舍外等待医生的到来,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,沟通反馈情况;维持宿舍楼附近秩序,避免周围学生引起恐慌情绪。考虑到该生的病情,家长要带学生回家休息治疗,他们就一直等待着家长的到来。寒风中,他们没有一丝的松懈,一直在默默的陪伴着学生,等待着家长的到来;当亲自把学生交到家长手上时,已将近凌晨。快速反应、沉着冷静,在面对这场突发情况时,他们凭借自己良好的素养交上了满意的答卷。
“你是生命之中最亮的灯塔,温暖着我,让我勇敢的飞翔......”这段话是2022级国教会计(ACCA)01班学生讲给自己代班张佳佳的。从开学前逐一打电话通知班级学生加入班级群,到组织召开班会、讲解校规校纪、收取各种资料等,每一项工作中都体现着张佳佳的细心、耐心与爱心;尤其是在近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情况下,她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班级学生宣传防疫政策,引导学生理解、支持、配合学校的管理规定;在班级有学生被隔离时,她总是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为学生送餐、打水等工作,并及时与学生谈心谈话,了解学生心理状况,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。
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,像这样的代班也有很多,比如:胡志豪、戴春阳、景学宁等等。他们有自己的班级、学业,但他们依然会挤出时间来帮助新生、陪伴新生。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竞选代班时的初心和诺言,用一点一滴汇聚了服务温度和爱心暖意,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担当奉献的精神力量。
近年来,国际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养,紧紧围绕“爱国爱校、成长成才”育人理念,通过制定思想政治教育领航计划、实施凝心、聚力、铸魂等八大育人工程等,着力提升学生骨干队伍素质提升,积极发挥朋辈教育在学生中的积极作用,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,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实效。下一步,学院将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,充分发挥学院办学特色和优势,积极挖掘学生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,坚持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积极构建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格局,打造高水平育人阵地。(何季霖/文)